2)第两千四百零三章 大基建的开始_一戟平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实愿意做工的人越来越多,没人会和钱过不去,并州的各种工厂招工处都是大排长龙。

  “你这不说话算是几个意思?”

  吕布看着荀彧不说话又继续问道。

  “臣……臣无话可说!”

  荀彧不明白什么意思只能拱手行礼。

  “关于劳工的法案到现在你还没有厘定出来么?”

  吕布看着荀彧问道,管贤这段时间还在忙着律法的事情,关于劳工的法案就交到了尚书省。

  荀彧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连忙拿出一卷编写好的法案,这些是他根据律法来编写的,荀彧本以为自己算是精通政务,任何章政务都能处理得妥妥帖帖,可这关于劳工的法案实在是让他为难,士农工商,工匠一直是很低等的也是不受任何保护的,现在突然说起要保护劳工这让他措手不及。

  “我先看看。”

  吕布收下了那卷法案,这东西就得仔细看看了。

  “陛下,有提议希望把铁厂搬去关中,这样就能省去沿途运输之不便。”

  陈宫突然开口道,这件事情其实不该他御史台上奏,可他管理关中多年,这关中官员眼见发展的机会到了,都是来求他帮忙说话。

  “炼铁厂?也可以,从并州运过去确实麻烦,就去关中开个新厂吧。”

  吕布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并州的工厂他早就想分散一下了,并州都是山,土地本就紧张还建了这么多工厂,在这么下去以后人怕是都站不下,而且晋阳四面环山,这要是起了雾霾那可就麻烦了。

  “是,陛下!”

  陈宫松了一口气,这样他也好答复关中官员百姓了。

  “陛下,这铁厂的建造比铁轨的铺设更加麻烦,这关中铁路怕是还要用并州的铁。”

  诸葛亮这时候开口道,铁轨的铁可不是普通的铁那都是是特制的,冶炼工艺很繁琐,建厂生产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这一点我倒是忘了!”

  吕布一拍脑袋,并州这钢铁厂已经有十多年了,这些年工艺不断进步,想再建也不是那么容易。

  “那就慢慢来吧,先铺铁路,车通过去了就什么都好办了。”

  吕布看着诸葛亮说道。

  “对了,还有沿海港口的事,港口的位置已经选定了,港口必须在三年内建好,钱财的支出你们也要算一算。”

  吕布又看着徐庶说道,和铁路一样重要的就是港口。

  “陛下,不是已经建了港口么?”

  徐庶不解的问道,沿海已经有了三个港口足够军用了。

  “等新型的蒸汽船下水那些就不够看了,必须有更大的港口。”

  吕布摇头道,铁路这东西终究只能在国内,距离遥远这东西效用就大减,船还是更重要。

  朝堂之上不少人对于蒸汽船也是有耳闻的,闻言都在心里盘算起了港口和海外的事情,铁路可能只是对内,港口和蒸汽船那就是要对外,今年海外运回的货物可是不少。

  重要的事情交代完了,官员们开始各自奏对,吕布大半年不在晋阳,这次大朝会地方官员也赶来了,凡事觉得重要的事情都向皇帝禀报。

  繁琐的事情听得吕布直打瞌睡,地方上什么事情都有,甚至还要来推销的,比如南方的水果,沿海的海鲜。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