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杀牛重罪_食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青山明白,如果阴铁鹰家的耕牛真如其所言,是这位眼镜先生盗杀的话,那判他个死刑,也并不为过。

  杀了牛以人命抵罪,而且要凌迟处死,这似乎是非常荒谬的逻辑,但遗憾的是,这就是现实,是曾经发生在中国大地上,血淋淋的现实。

  原来,晚清至民国时,耕牛是很稀缺的“资源”,那个时候的中国农村贫穷落后,在加上战乱灾害频发,故而普遍人的命真如草芥一般低贱。

  而相比之下,一只牛可以顶十几个男人的壮劳力,它不吃粮食,而且还不要工钱,反而成了比人命还“可靠”“精贵”的存在。

  这些耕牛“精贵”到什么地步呢?在这儿可以举个例子。

  据说在民国初年时,北方农村五块银元加一块聘礼钱就可以买个漂亮媳妇,要是遇见灾年,甚至只需要一块大洋,或一升绿豆,便可以买一个媳妇或者一个干儿子了。

  同比之下,那个时代的北方,强壮的耕牛却出奇的“贵重”。

  与人命不同,整个民国耕牛价格却稳中有升,普遍能买到八十块银元以上,甚至在农忙时节,还可以卖出两百银元的天价!

  虽然只是管中窥豹,但这人命于牛命的贵贱多少,便也立刻清晰了起来。

  一头牛几乎等于十个人的价格呀!那也就意味着杀了头牛,等同于杀了十个人的罪过呢!

  也因此,在地方豪强,甚至赵青山本人的眼里,这偷牛人,被判个死刑,是天经地义的,毫不为过……

  ……听完阴铁鹰的话,赵青山铁青着脸色,冲那眼镜先生质问道:“你到底偷没偷主家的牛!”

  “生死存亡”之季,眼镜男人自然如扇子般摇晃着脑袋,他口中吐血,一边大声自己“冤枉”,一边把这件事情的原本“真相”,告诉了行侠仗义的赵青山。

  这个眼镜男人抹去嘴角的血迹,首先开口道:“我叫韩方向,河北霸州人,在青州教书,现在是青州“第十中学”的教员。”

  原来,韩方向这个人头脑很“先进”,他在青州大旱时尽己之能,毅然决然的加入了进步青年组织“先进会”,靠私募赈灾的钱粮,和学生们组成了赈灾队伍,随着饥民们一路南下赈灾,准备响应社会号召,为流离失所的灾民提供一份力所能及的帮助。

  韩方向救灾心切,率领着学生人越走越远。他忘记了学校不入山区的告诫,带着一干人来到了沂蒙山附近救灾。

  然后,不听劝告的韩方向倒霉的遇见了沂蒙山贼。在山贼凶狠的冲击攻打下,韩方向丢了所有的灾粮和学生,只带着一个秘书不停地向南逃窜,也不知道跑了多久,他和秘书才来到了一个山神庙里歇息打盹。

  说至此,教书先生韩方向哭的和个泪人一样,他说后来睡醒的时候,就突然看见山神庙的供桌上不知何时多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