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 董贵的想法_我当的哥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贵最近小子日过的不错。

  或许气场这个东西是真的存在的,自打听了李星云的建议,把店里的貔貅换成了鱼,董贵真觉得生意似乎好了很多。

  不说郑鑫海在青岛的玉器行开起来之后,从他这里走的货就以百万计,就连平常的小生意都好了不少。

  之前他还在担心自己能不能撑的下去,但现在看起来,他不仅撑下去了,甚至自家的这些货还有些不够用的趋势。

  青岛那边拿货的数量太多,一时间让他有种错觉,那就是青岛的生意火爆到连和田这种产地都比不上的地步了。

  但错觉就是错觉,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他从网上查也差不多能了解到,全国市场都一个样,并没有哪里会好于其他地方。

  不过,真正让他对李星云服的无以复加的,倒不是因为他自己生意有起色了。

  他之前的困境是生意毫无起色,让他的货都压在仓库。

  大家都知道羊脂玉价值高,可如果有价无市,那些东西在仓库里就跟石头一样,并不能转化成实际的价值。

  当郑鑫海从他这里拿货之后,以百万计的资金一进来,他的困境也立刻得到了缓解。

  但是周文的事情则让董贵有种汗毛直立的感觉……

  李星云他们走后,董贵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不谈,周文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

  相比董贵得到了李星云的直接帮助,他自己的事情却毫无起色。

  一心想要向上走的他有些受不了目前的工作情况,但是想要改变他又没什么办法。也只好按照李星云之前交代的“静待花开”。

  半个月前,周文应领导的要求写了一篇关于“多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报告文章。周文虽然有些心灰意冷,但是对于领导的要求他是按部就班地做着。

  原本,这种报告文章写写套话应付应付就得。

  但周文却没那么做。

  或许是心里没了太多的念想,这篇文章写的有理有据,不仅如此,还就如何开展精神文明工作提出了几点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仅仅因为这个小小的改变,就让整篇文章得到了质的变化。

  周文的领导拿到这篇文章之后,也没客气,连招呼都跟跟周文打,直接就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换成以往,周文肯定要跳一跳的。这种“窃取”其劳动成果的做法,换了谁心里也不会舒服的。

  可还是因为周文心态上的变化,他也懒得去纠结了。

  窃了就窃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去争一顿对他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但是,周文并不知道,他这种“不争”的做法,在领导眼里就成了“上道”的表现。

  而周文更不知道的,则是,领导班子换届在即,想要动一动的,不仅仅是他周文!想东的人,多了!

  他领导也是一样。

  凭着这份很有建设性的工作报告,周文的领导通过他自己的一番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