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开堂授课_贞观医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唐君臣的画风,似乎从这一刻开始,就被某个无良的家伙给带跑偏了。

  李轩对于现在的医者,非常的了解,基本上,现在的医者都是纯中医医者。

  中医是一个讲究全面的学科,不像西医那般可以去学某个专科。

  中医是一种以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的医学。

  药物基本上都是从天然的,动植物上提取出来的,药效相对平和,副作用小。

  但使用周期很长,投入较高,对于很多急性病见效很慢,所以,对于一些针对性的急性病来说,中医是束手无策的。

  因为还没等你把药用完,患者就已经凉了。

  中医也不像西医那般重视解剖学,单纯的号脉和望闻问切,也无法具体的知道患者的细胞是否病变。

  西医则是更具有针对性,简单来说,就是哪里有问题,就专门去治疗哪里。

  某个地方发生了病变,先治,治不了就切除,哪个细胞发生了病变,直接化学药剂顶上去,先把病情压制住再说。

  西医是一种纯科学的医疗方法,见效极快,但很多药物和治疗方法有点类似于全图炮。

  一炮下去病变细胞被杀死了,好细胞也跟着遭殃。

  很多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说:患者能不能活下来,全看他的个人意志。

  这个意志,在中医看来有点类似于他天意,尽人事听天命。

  而在西医,这个意志,完全就是看个人的身体素质强弱。

  现在太医署的这些医者们,属于是中医半吊子水平,至于西医,现在还没出现呢。

  虽然,现在因为技术的限制,很多西医手段无法使用,但这并不妨碍,李轩借助西医的理论,来增强中医的科学性。

  李轩决定,将系统的医学,分成多个不同的专科。

  比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等等。

  然后将这些拆分的系统医学分类,进行单独培训。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你与其培养一个全才,不如培养多个专科医者。

  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前面都会带个老字的原因,中医太讲究培养全才了。

  只要学成了,那年纪都不会太小,并且中医也非常的讲究经验。

  所以,在中医学有极大成就的医生,都会被称为神医。

  但西医学你就算再厉害,也只能被称之为专家或主治医师之类的。

  李轩如此年轻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那是因为他家底子厚,打小就学,而且那个时代更注重科学性。

  所以在他到大学的时候,已经对中医的理论知识和药理知识了如指掌了。

  李轩没有时间去培养一大堆的全才出来,一个全才不是靠有个好老师就行的,也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毅力的。

  培养专科医生,是目前最快又有效的,大批量培养优秀的医者的途径。

  来到太医署准备的教室,李轩发现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几乎都是在太医署学医的医者。

  看着台下的一众学子,李轩开口说道:“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首先就要了解身体的组成结构,只有这样,你才能因病施药

  众所周知,人体有经络,有穴位,有器官,但你们知道这些组织结构的最基本单位吗?”

  最基本单位?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因为他们并没有从任何一本医书中,看过相关的记载。

  见大家都是一脸茫然,李轩转过身,用木炭在墙壁上写下了‘细胞’两个字。

  “细胞?”

  “这细胞是什么?”

  “指的是气血吗?”

  “不知道啊,没听说过啊”

  在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时候,李轩开口解释道:“人体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就是细胞,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其实就是细胞发生了病变了!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发生病变的细胞进行治愈或者切除!”

  这一刻,所有太医署的学生都感觉到,一扇新的大门在自己面前打开了。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