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招人_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争做厨子,我是来应招木工的。”

  霎时间,正在空地上翻晒谷子的村民们齐刷刷抬头看过来。

  不过他有一处不解,指着图上那些某某车间小牌子问:“为何要叫车间?”

  何氏大吃一惊,“你还会做木工?”

  于是,前来应招的人中,只有两个女人。

  石料那边工序简单得多,就两个,一个打磨盘,一个刻纹路,所以一间足以。

  四个负责采石运石,四个负责打磨凿磨。

  “对了,你之前说做流水线什么的,现在图上这个就是吧?专人专项,各司其职,上手也快,只需要学会其中之一即可。”

  时间还早,天才刚蒙蒙亮,走快一点绝不会迟到。

  各挂一个牌子,写上某某车间,区域分明。

  后续视情况增减工人人数,暂定人数十八人。

  刘木匠在口中重复好几遍流水线这三个字,越念越觉得这个用词非常准确。

  打磨凿磨工一天十文,包早午两餐。

  就是秦瑶那手艺,做出来的猪肝青菜汤味道总有哪里怪怪的,她自己喝了半碗,就不动了,专门去夹那盘小炒肉吃。

  一个何氏,一个刘货郎家的芸娘。

  秦瑶正好要去镇上买点肉回来,送了刘季一程,在镇外官道上把他放下,再走一个时辰就能抵达县城。

  把牌子放跟前,大喊一声:“水磨厂招工啦!”

  刘季颓丧的点点头,拎着自己的小包袱,一步步往前挪,困得眼皮子都睁不开。

  秦瑶目送他走远,直到见不到人影,这才打马进了镇上街道,去屠户家买肉。

  芸娘点点头,自信的说:“我爹是木匠,我从小看到大的,在娘家的时候我天天帮着我爹给人做桌椅板凳。”

  这还不算完,每一间屋子里,有细分好几个区域,有专门刨木料的、锯板材的、组合拼装的、上漆的、检验的。

  而水车部门,需要十个巧手匠人,男女不限,一天十二文,包早午两餐。

  夜色来临,忙碌这么久,大家都很疲惫了,各自家去。

  火力瞬间对准她,“你家那小铺子不用看着了?有这空闲给人做饭呢?就你这小身板,大锅饭的铁锅你怕是抬都抬不起来吧?”

  明天天不亮他就要起床赶到县城回书院读书,书院宿舍可没有淋浴房给他洗澡,自然要一次洗个彻底,才能熬住剩下半个月。

  两个三脚架一放,长长的原木往架子上一搁,拿起工具就开始处理木料,好为接下来建厂房做准备。

  刘木匠拿着图纸看了又看,直呼精妙。

  早饭吃好,嘱咐家里四个孩子把院里的谷子摊开晒,秦瑶脚步匆匆的来到刘木匠家。

  排骨用一个长条竹筒装着,然后放在装满凉水的水桶里,放在阴凉处,能多放一天,秦瑶打算明天晚上用来炖肉汤喝。

  “下个月回家记得把我让你抄写的历年考题和参考答案带回来。”秦瑶嘱咐。

  排骨来两斤,五花肉来两斤,再来一块猪肝,拿回家去煮汤喝,给她和四个娃补补身体。

  图有了,刘木匠就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领着先前那两个短工,先把院子里之前收来的木料搬到新厂址去。

  于是乎,秦瑶刚说完招工人数和条件,空地上的人就少了大半——都急忙跑回家或是跑到地里,通知家里的老少爷们去了。

  刘季最后一个洗,洗得格外慢。

  秦瑶则拿着新鲜出炉的招工牌子,来到村井这块儿,选一个大石块,站了上去。

  采石工一天十二文,包早午两餐。

  往日没有女子做工的机会,就算有,也是县里那些极远的地方,还是给人做丫鬟当奶娘之类的,别说婆家人不允许,她自己也不敢。

  但这次是在家门口做活,还是正正经经的木工,头脑一热,就想试试看!

  至于她为何敢头脑一热,只因为招工的人是秦瑶。

  有她在,莫名就不怕了。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