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六章:重回电视台!_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皿方罍的讲解员也更加的累了。

  《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每一期都能够凭借一些吸引人的地方在网上引起广泛的关注。

  从艺人的表演,到文物本身的价值。

  尤其是九大博物馆,每个博物馆都会推选三件以上的文物。

  这让网友“穿暖花开”有了一丝不解。

  于是他在网上发帖。

  穿暖花开:我一直很想问《国家宝藏》每一期选送一个博物馆,每个博物馆都推选几件文物出来,那么推选的这些文物到底是要干什么呢?难道就只是为了宣传吗?

  这个问题问的很平常,但是却让网友们发现了他们一直都不曾注意的一件事情。

  “对啊!每一期推选的文物是为了干什么呀?我一直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其实老早就想要问了,终于有人替我说出来了。”

  “从来没有留意过的问题,你这样一说我倒是发现了嘿!推选文物是干什呀?”

  “电视台从业5年的老员工回答一下,像这种节目你说为了宣传文物,肯定是有这个作用,但是全部是为了宣传文物,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也许后面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阴谋论?”

  网友们的问题看似很普通。

  但是细想之下,又觉得十分有道理。

  有人认为会不会后面有一个和《国家宝藏》有关的展览。

  也有人认为纯粹是网友们想多了,节目就是节目。

  ““我觉得徐导到最后估计会弄展。”你看哎,网友们三两下就把你的心思给猜出来了。”

  张敏念出手机中的短信。

  一旁的徐文笑了笑。

  “我原本就没有想到要瞒他们多久的,这么显而易见的,有什么好猜的。”

  “话是这样说,但是现在的观众是越来越不好糊弄了,稍微干点什么都能够被他们给猜到。”

  张敏撇了撇嘴。

  徐文失笑一声。

  “同样的套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观众肯定能够猜到啊,所以才说要创新要与众不同嘛。”

  电视台的人总想着自己辛辛苦苦想出来的一个模式能够用上好几次。

  但是殊不知现在的观众口味已经被养刁了。

  同一个模式,只要使用第二次,那么就会被观众看出来。

  可以说创意的诞生跟不上观众的消化速度。

  “对了,江浙台那边的节目你筹划好了没有?”

  张敏想到了什么,看向徐文。

  徐文笑着说道。

  “算是有一个大方向吧。”

  “我倒是好奇的很,你到底是如何用200万拍出一季节目。”

  说着直接拿起徐文桌上的一份策划案。

  当张敏看完策划案上面的内容时,她忍不住微微皱眉。

  “你确定这样可以吗?我觉得很难保证收视达标吧。”

  “就算不可以也只能如此了,预算这么低,我就算是动用我的人情,也请不来几个明星,所以干脆另辟蹊径吧。”

  徐文笑了笑。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