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章 货币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可能会被牵连。

  不过这些猜测涉及的东西太多,他自然不能和杜同礼说。

  只是意味深长的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置身事外或许并非坏事。”

  杜同礼眼睛一亮,追问道:“陈老弟,你可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陈景恪摇摇头道:“我就是个小小的太孙伴读,哪能听到什么消息。”

  杜同礼一副我了解的模样:“我懂我懂,嘿嘿。大恩不言谢,今天这份情老哥记下了。”

  陈景恪只是笑了笑,转而说道:“老哥,你对宝钞了解的多吗?”

  杜同礼疑惑的道:“宝钞?不是很了解,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吗?”

  陈景恪随意的道:“只是对这东西比较感兴趣,一张纸竟然能当钱花,很难不让人好奇。”

  “劳烦老哥帮我查一下如何?”

  杜同礼不疑有他,拍胸脯道:“此事简单……只是不知道老弟想让我调查哪方面的情况?”

  “全部。”陈景恪特意指出了几个重点。

  大明的货币政策,宝钞的发行情况,使用情况,价值变化等等。

  “我后天就要回宫,劳烦老哥在这天给我送来。”

  杜同礼将要点一一记下,道:“好,交到我身上。”

  两人又聊了几句,杜同礼就起身告辞。

  陈景恪拦住他,给了他一个巴掌大的青瓷细口花瓶。

  并非是什么特殊玩意儿,宫里到处都是,他专门问马秀英讨要了几个,而且说明了是用来送人的。

  马秀英也没在意,就给了他一堆。

  但对宫外的人来说,这东西就稀罕了。

  好不好看,价值多少不去说,关键是从宫里拿出来的。

  就好比前世有人从国宴上拿了几个打火机,在很多地方都成了稀罕物。

  果不其然,杜同礼那叫一个喜欢,假装推辞了一下就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送走杜同礼,陈景恪也没了出门的兴致。

  来到书房,回忆了一遍各朝代的经济情况。

  又将自己所知不多的,关于金融货币的知识给写了下来。

  然后用现代金融货币知识,对各朝代的经济情况进行了分析。

  他已经准备好,回宫好好给朱元璋和朱标上一上金融课。

  古代重文轻理,算学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账房更是技术门槛非常高的工作。

  至于金融知识,古人是没这个概念的。他们对金融经济的认识,还非常的朴素。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不懂,几千年的历史,总会出现一些妖孽的。

  比如三国时期蜀汉发行的直百钱,这就是最早的信用货币。

  有效的缓解了蜀汉的货币压力,激活了经济。

  只是可惜,直百钱在古代被视为恶政,是压榨百姓的手段。

  甚至二十一世纪都有人持这种观点。

  只是他们没搞清楚,什么叫滥发货币,什么叫有计划的发行信用货币。

  直百钱可以在蜀汉各个国有仓库里,购买等价的物品。

  这种有保证金的货币,怎么都和压榨扯不上边吧?

  到了唐朝,因为铜荒,搞出了通宝。

  开元通宝是历史上第一种半信用货币。

  为什么说是半信用呢,因为它依然是金属货币。

  但含铜量只有购买力的三分之一。

  之后,通宝的概念就被各朝代所接受。

  宋朝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货币,交子。

  只是并没有大面积普及开来。

  而且宋朝人还是比较保守的,交子只是辅助货币,国家准备了大量货物作为担保。

  明朝时期,宝钞就变成了法定货币,朝廷也根本就没有准备保证金。

  官吏工资、缴纳赋税等等,都要用宝钞。

  结果就是,宝钞迅速贬值。

  百姓平日里有宝钞也不敢存起来,必须要抓紧用掉,否则就会贬值。

  可是等到缴纳赋税的时候,朝廷规定必须使用一定额度的宝钞。

  怎么办?

  只能高价问别人买。

  于是就有人开始囤积宝钞,平时低价收购,等到缴纳赋税时高价卖给百姓。

  老百姓里外里被坑两次。

  可以说,明朝的经济政策,是历代以来最拉胯的。

  最终也因此而亡。

  之前没想到也就罢了,现在既然发现了,陈景恪就不会袖手旁观。

  定个小目标,给老朱科普一下什么叫金融,什么叫货币吧。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