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 草草收尾_三国之秦华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整顿内务,但是因为孙权年幼,麾下文臣武将皆人心惶惶。

  扬州的袁术在袁绍失败后就不再关心政事,每日在自己建的“皇宫”之中饮酒作乐,体重再次增加了不少。

  建安二年一月

  袁术不顾麾下劝阻毅然称帝,以传国玉玺继位于寿春,建号仲氏。

  自此越发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尸横遍野。部众离心离德。

  秦华以天子诏,命张辽统兵三十万前往讨伐。

  只是三月就攻破寿春,袁术呕血而亡,所幸传国玉玺得以保存,被张辽进献给秦华。

  五月

  秦华带着传国玉玺前往武威,拿着这枚秦始皇的传国玉玺,秦煌喜极而泣,随后大笑三声而亡。

  秦华将父亲的遗体迁移到了洛阳,于洛阳城外建坟。

  完成父亲的丧事后,秦华再次回到长安。

  这时一直在长安翘首以盼的刘协,最终还是没有等到秦华将传国玉玺奉上,这时他已经明白秦华的野心绝不止是摄政王。

  六月

  洛阳城已经大部分完工,居民、世家纷纷进驻,唯独刘协依然留在长安,无缘进驻洛阳那座刚刚建设完成的,富丽堂皇的皇宫。

  七月

  秦华再次进行改革,中书省改为内阁,内阁设阁老十一人,由他们决定所有重要的国家大事。

  秦华只需要在内阁做出决议后批阅即可。

  这主要是秦华知道自己并不是治国的料,唯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而且即使自己的子孙出现昏君,在这种类似君主立宪制的制度下,国家也能永久的保持下去。

  内阁可以决定所有的国家大事,但是没有皇帝准许都无法实行,同时他们也没有能力废立皇帝。建安三年、四年,天下太平。

  秦华在经过数年的修养后,实力大增。

  也因为科举制度的关系,各地贤才纷纷前来参加科举。

  就连没有人来三顾茅庐的诸葛亮也在老师庞德公的教唆下前来科举试试自己的实力。

  建安四年最大的事情应该就是那一届的科举同时出现了三位状元。

  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同时前来参加科举,三人各有所长,考官无法定夺,最后在秦华看到三人的名字后果断宣布这一届没有榜样和探花,三人全是状元。

  三人都是兴之所至,三个少年心性的人原本只是想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才学,并没有为官的意思,但是秦华怎么可能让他们离开,这三人可都是内阁的候补。

  最终在秦华半强迫的邀请下,三人全部进入了门下省任职。

  之所以没有给予实权,秦华是想先拉进关系再说,在门下省能够经常见面,有助于培养感情。

  建安五年

  三月

  刘表病逝,在黄祖、荆州蒯家的支持下,最终还是作为长子的刘琦继位。

  蔡瑁心有不甘,这时他想起自己的族谱上记载荆州蔡家与蔡邕有亲。

  于是蔡瑁秘密联系秦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