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4章 儒家异类荀子_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领悟得最全。

  关于人性本恶与人性本善,韩非在老师的教导下,悟出了新的理论,那就是人性本利。

  韩非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善恶本一体。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善与恶可以互换位置,唯一不变的就是人性追求利。

  人性善恶只在一利之间,要劝人为善,要阻人作恶。

  李斯辅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成为一代名相。

  在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李斯一人的作用相当于萧何与张良的合体。

  李斯将荀子的实务能力学得最全,治国理政是李斯的看家本领。

  秦国大小事务李斯都能依法而定,依例而判,既快且准。

  李斯的政务能力十分突出,除了行军打仗不行外。

  运筹于帷幄之间、征兵积粮发响,李斯皆精通,总能精准处理一切政务。

  张苍对于汉承秦制起到了至为关键作用,他恢复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

  张苍拜师于荀子门下,曾任大秦帝国御史,掌管宫中的各种文书档案。

  大汉王朝建立之后,张苍先后担任过代相、赵相等官职。

  张苍帮助高祖皇帝清除燕王叛乱有功,被高祖皇帝晋封为北平侯。

  文皇帝时灌婴去世后接任丞相一职,后因政见不同而自动引退。

  “荀子经历的第一件糟心事,就是燕国的子之之乱。”

  “二十来岁的荀子开始外出寻找机会,从黄土高坡一路走到了京津冀。”

  “虽说燕王非常欣赏荀子,但并不重用他。”

  “燕王和春秋时期的宋襄公一样,都是喜欢研究复古的书呆子。”

  “齐宣王见燕王小日子过得不错,就派苏代去忽悠他。”

  “在苏代的一通忽悠下,燕王萌生了禅让之意。”

  “也想学着尧舜这些先王搞个禅让,把位置传给相国子之,好让自己留下千古美名。”

  “但燕王这么搞,太子就不乐意了,于是就爆发了惨烈的子之之乱。”

  “齐国一看忽悠效果不错,于是就和中山国一起攻打燕国,沙戮无尽,几乎让其亡国。”

  “荀子目睹了事件的全过程,可谓痛心疾首。”

  “他也曾劝燕王不要胡来,但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就为老师鸣不平,他感慨道燕王认为子之贤明而否定老师,故而惨遭杀戮。”

  “荀子经历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五国伐齐。”

  “荀子离开燕国后去了齐国,跑到稷下学宫跟天下名士讨论学术。”

  “经过一系列激烈的辩论后,荀子脱颖而出,成为了首席专家,也就是祭酒。”

  “荀子的口才在那个时代是无敌的,语速快,吐字清晰,逻辑严密,旁征博引,环环相扣,让人无从辩驳。”

  “曾经把一个老学生直接给辩驳到心脏病发作,可以说是相当残暴。”

  “还有一次,据说荀子喝大了,居然狂批孟子,称自己才是孔子真正的传人。”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