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玉米地里的欢笑_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现了玉米这种谷物的营养丰富,所以从明朝后期开始,玉米已经成了老百姓主要的粮食作物,在闹饥荒的年代,玉米就成了维持人们生存的重要食物来源。

  玉米可以一年两熟,每次收获的产量又异于别的谷物,因此得到了大面积广泛的普及种植,品种也在不断的改良优化。

  而且种植玉米还有一个好处,在别的作物青黄不接的时候,而饥荒闹得又太厉害,玉米可以在还没成熟的时候将它采摘下来食用,帮助人们度过饥荒。

  这几年棒子面几乎就成了北方人们的主食了,几乎村村都种玉米,而且玉米秸秆也是有用的,既可以做饲料,也可以返田做肥料,还能作为造纸的原料。

  大家伙很快就来到地头,还是按照小组分工分块开始砍玉米秆,干这活就不需要弯腰了,拿锄头对准玉米秆的根部,一锄头下去就把玉米秆砍倒,后面的就蹲下来掰玉米穗了。

  掰玉米穗也有讲究,要用左手牢牢握住玉米穗的根部,右手紧紧攥住中间,向下猛一用力,手腕迅速扭转,随着咔嚓一声脆响,顶着红缨的玉米穗便顺利脱离了玉米秆,随手扔到空地上,继续再掰下一个。

  一排排的玉米秆被砍倒,一个个玉米穗被掰下然后捡进麻袋里,大家伙有条不紊的劳作着。

  “东哥,这里有个洞。”

  “王队长,这里也有个洞。”

  摘完玉米的秸秆被捆扎起来装车运走,玉米地就一块块的被腾空了,半个小时后就有洞口被发现了。

  “来啦,来啦。”

  帮着掰玉米穗的王向东就上场了,他当然知道哪里有野兔,但他不说,这还得靠别人来发现,功劳大家都得有嘛。

  于是鞭炮声不时的响起,呼喊声、追逐声、欢笑声在玉米地里回荡,洞里被赶出来的野兔哪里逃得过周围虎视眈眈的眼睛和敏捷的双手。

  这时的野兔可真肥,一只只都在五斤上下,小的也有两三斤,拎在手上感觉好沉,成就感满满的。

  有收获孩子们更兴奋了,干活的疲惫瞬间被捕获的野兔给消除掉,想到美味的兔肉就口舌生津,这是现在版的望梅止渴啊。

  一百四十多亩地听起来好像很大的样子,到现场一看也确实很大,将近九万平方,长宽各有三百米左右,但架不住人多呀,一上午就推掉了一多半,那效率是杠杠的。

  每次一袋袋玉米穗和一捆捆秸秆被运回村部时,连带着都还有几只野兔,食堂的大婶们脸上笑开了花,今天居然有兔肉吃了,剁碎了大锅炒上。

  “村长,探子又来啦。”

  看到大王庄村的会计张正标骑车进来,民兵马上叫了,引来了不少好事者端着碗筷走出来看热闹。

  “你们这又是酸菜鱼汤又是炒兔肉的,还让不让别人活呀。”

  原本想着他们这回在玉米地里抓了几只野兔改善了伙食就过来炫耀一番,张正标没想到这边抓到的野兔是他们的好几倍,每桌都有,那香味,嗐,人比人气死人啊。

  “怎么样?你们快干完啦,想过来支援我们是吗?”张正奎一本正经的问道。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