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宝藏(四)_武林败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的发祥地,常道观被称为“仙都众奥之妙,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处焉”。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拜祖庭,为汉天师张陵扫墓。

  据说元朝的时候,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叫马克,波罗的,也曾来过这里,他回国后写过一本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说:“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

  三人随后去乐山看了看著名的大佛这里也是当年名动天下,曾一统江湖的天下会帮主雄霸和他的徒弟聂风的父亲聂人王大战之地。(这个故事出自香港马荣成先生的漫画《风云》,大家就算没看过原书,也许看过郭富城他们演的那部同名电影吧。)

  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佛像凿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像阁”,宋时称“天宁阁”。(大佛阁同样毁于明末的战乱,不过大佛仍在)

  看过大佛之后,三人转道来到此行的真正目的峨嵋山,萧咪咪的地宫在峨嵋山中,那么那座庙也该在峨嵋山脉之内才对,至少也该是山脚。

  慕容赋和钟不离接近自己的目标,依旧不露半点着急的神态,他们先是随轩辕小小上了峨嵋山。

  峨嵋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这里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峨嵋山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名动天下的峨嵋派就在大峨山上。

  峨嵋山上佛寺极多,还有诸多稀罕的植物,以及别处难得一见的动物,比如大熊猫,黑鹳、小熊猫、短尾猴、白鹇鸡、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

  慕容赋和钟不离都是第一次上峨嵋,他们一时间流连忘返,在峨嵋玩了十多天。

  他们没有开头提过关于小鱼儿的事,倒是轩辕小小自己主动提起:“你们知道小鱼儿和我爹是旧相识了吧?他们第一次相遇也就在这峨嵋山的一座小庙之中,你们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慕容赋像是并不在意的说:“既然已经来这里了,不如就去看看吧。”

  钟不离点点头:“也好,我们也去看看轩辕三光前辈曾经到过的地方,当年在那里好像也有一场豪赌。”

  两人就这么顺理成章的跟着轩辕小小去了小庙。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npxswz各种乡村都市诱惑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