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九十六章 义薄人恶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没乌丸、鲜卑中,为其种所归信。”————————

  张合奉命北击,不出意外的攻下了易县,而袁熙等人此时已经逃至涿县,张辽本想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将比彻底攻灭,却被法正适时拦住。

  “袁熙一败,幽州人心震惶,我大军不妨暂驻易县,以观其变。”法正提出的建议很符合张辽当下的处境,如果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幽州,自然更好,如果不能,那就需要花费很高代价去继续征讨袁熙了。

  “的确。”张辽赞同的道:“我听当日刘公进幽州,燕地豪强纷纷响应,起兵者云集。眼下右北平、渔阳等郡仍有义士反抗袁氏,可见明证。今我大军乘胜而来,岂有远逊于刘公当日之威名者?”

  他们嘴上着要给幽州豪强一个表现的机会,自行将袁熙的首级斫下来献,其实张辽与法正内心清楚,他们跨越了整个冀州来到燕地,如今皇帝正纠集大军围攻南皮,粮草供应自然有一个厚此薄彼、轻重缓急。在得到高干在河间为数不多的屯粮以后,张辽也得以将兵马往前移一步,屯驻易县,对幽州形成威慑。

  当然,张辽此时粮草不足仍只是个机密,在外人看来,朝廷出征所战皆捷,无所不克,如日中的袁氏眼见就要灰飞烟灭了,这种情况下,谁还会死心塌地的继续为袁氏卖命?幽州在袁绍手中只不过一两年,尚未经营太久,袁熙还没败的时候就已经有人配合刘虞起兵造反,此时袁熙惨败归来,便有更多的人开始意图思变了。

  涿郡容城人孙礼就是其中之一,他早年因为藏匿温恢等人而受到过公孙瓒的迫害,袁绍击败公孙瓒时他也曾举兵响应,只是他心底终究是能明辨强弱。在张辽率兵追击袁熙至易县的时候,孙礼便知道报效的机会来了,他当即请来同乡好友马台,道:“当年卢公、温府君之遗孤曾受我庇护,如今彼二者皆已入值秘书,供事陛前。既有这层关系在,袁氏根断树折,我等岂有坐视不鼓道理?”

  马台为人轻侠好义,向来以孙礼之命是从,此时孙礼什么自然就是什么:“德达的有理,我听故安县的赵犊、霍奴已经开始着手起事。只要我等起兵,与比两相呼应,则涿郡局势立时翻覆尔!”

  孙礼正有此意,当即拊掌称道,两人随即招徕部曲、豪侠,事不宜迟,就在当晚起兵反正。幽州别驾韩珩闻此事,便自告奋勇率兵马千余前来讨伐,他是幽州豪强大族,以孝悌闻名,被袁熙征辟后一直为其效命。他本以为靠自己的名望能轻易慑服孙礼等人停止叛乱,谁知到城下后,孙礼便与马台设伏将其俘获。

  见韩珩是幽州名士,孙礼不敢加害,亲自劝道:“我听公子在涿县,胡汉等兵不过数千,将不过阎柔、张南二将,就连谋士如韩公也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