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曷维其已(二)_诗情画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肩膀上。

  “这?这姑娘自小不是在亲娘身边长大的,做派上跟大家闺秀有些不同,随性了一些。”引荐的夫人远远的看着张绿衣那副样子,知道她失了少女体统,连忙解释。

  “不打紧,要真是个聪明懂事的,那才难办了呢。”何景明笑着说道。

  匆匆一见,何景明满意而归。

  张绿衣怕耽误第二日的课,糖葫芦都没吃,就回去了。

  “你怎么困成这个样子,你拜的是个什么师傅啊,这么折磨人?”回去的路上耿飞絮一遍又一遍的问道,张绿衣只说,这话说来话长,有空在聊。

  这之后,两个人竟有大半年没有见到面。

  张绿衣不是天才,有些聪明劲儿,却不是个一点就透的主,有些事、有些道理需要太白山人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她听。

  不过说来也奇怪,有些道理你知道是那么回事,有时候同别人交流,大家都觉得彼此懂,便跳过不谈,但真要掰开了讲,还每每能得出些不同的体会来。

  因为张绿衣上来就问如何才能不打仗,所以学完了《论语》,太白山人就安排了《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史书让张绿衣学。

  张绿衣一开始什么都不懂,自然是太白山人说什么她就学什么,学的久了,也有自己的见解了,有时候冒出来的几句话,都会让太白山人颇感吃惊。

  比如讲到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太白山人问张绿衣最佩服谁,张绿衣竟然回答说,她最佩服赵王,手下有廉颇这样的武将,又有蔺相如这样的文臣,不动一兵一卒就能完璧归赵。

  正在太白山人觉得此话相当有道理的时候,张绿衣问出来她一直想问的问题:“师傅,您为什么总是给我讲历史故事呢?”

  太白山人欣慰的看了看张绿衣说:“看来你这是要开窍啊,你想一想,这一年多来,我给你讲的历史故事,都是些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一个国家怎么兴起的,又是怎么灭亡的,中间经历了些什么,都是农民起义,几千年了,一点儿新的花样都没有。”张绿衣无奈的说道。

  “是啊,都是农民起义,都流血,都有战争。历来能动摇国本的战斗,很少是由统治阶级发起的,大部分都是百姓没压榨到了极点。”太白山人放下手中的竹简,看向门外的苍松翠柏,他一个教书先生,能做的不多,不禁生出无限感慨。

  张绿衣顺着太白山人的眼神看过去,书室外是层层叠叠的青山,她突然听懂了师傅的话,轻轻的说:“保住了民生,就不会有战争了吗?”

  “还有党争、还有外乱,绿衣,要把天下放在心里,那有些东西就是不能要的。”太白伤人感慨道。

  “什么不能要?”张绿衣回过头来问道。

  “儿女情长。”太白山人回道。

  张绿衣点点头,翻开眼前的书本说:“我原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