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中华帝国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你死我活的明争了。

  局势发展得如此之快,完全出乎日本的意料。

  尤其是日本目前的军事liliang急剧增长,许多西方媒体都认为,从所能获得的信息来看,日本已经拥有远东最强的武装部队,因为日本经常会办一些公开的军演,其作战素质给西方观察家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对而言,中国虽然潜力巨大,但现役的海陆军数量明显不如日本。

  因此,许多评论家认为一旦中日爆发军事冲突,日方赢面较大。但是也有一些人,尤其是法国媒体认为中国会赢,他们对中国在极度不被看haode情况下,能够迫使法国停战记忆深刻。

  而日本政府,也对目前的局势颇为迷惑,他们只能一边琢磨中国的意图,一边加紧备战。为了麻痹中国,也是为了争取国际舆论,日本政府先后数次提出,希望进行不设前提的首脑会谈,即由日本天皇与中国皇帝,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以消除误会,"让双方能够回到战略互惠原点"。

  对此,中国外务部也发表声明,称"中日之间的首脑会谈,需要有一个良haode氛围,日方首先要改正错误,承认琉球国问题"。

  日本自然不会接受,坚称"琉球群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不存在任何争议。"

  于是,中国正式宣布"日本天皇为不受欢迎的人,日方已经亲手关闭了对话的大门。"

  同时日本驻外使馆分别在英、法、美、德、俄等国报纸发文,宣扬"中国威胁论"等等。而中国驻外使馆也不甘示弱,纷纷撰文反击,称日本为"邪恶无耻贪婪变态之国"。

  很快,双方的外交战迅速上升为泼妇骂街,在各种国际场合,相互进行各种辱骂,所使用的词汇也花样翻新,把各个西方大国看得津津有味,英国报纸把这评论为"东方不雅形容词的博览会"。

  丁云桐对这种形势发展很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的。

  一方面,他是以此转移政治焦点,平息国内的争议,并为战争创造舆论。

  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西方大国们,尤其是英国,把未来的中日战争看成是两个国家的意气之争,仇恨的对决。而不是认为中国在进行领土的扩张,这对减少他国干涉非常有益。

  但在中日战争正式开打之前,丁云桐决心先搞定两件事。

  第一是改国号。

  "清"是满族人建立的国号,在丁云桐看来,对一个满族占极少数的国家而言,这样的国号是不能长久的,也无法适应他未来的争霸jihua,所以改国号势在必行。

  丁云桐认为,目前改国号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首先,自己已经有了改国号的实力。

  经过长时间的宣传、洗脑、个人崇拜,他作为皇帝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王朝,成为了整个国家的象征。尤其是自己的统治基础:近卫军以及后面军功地主;通过自己改革而新兴的官僚集团;在工业化过程中,迅速发展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等,他们的权力、地位、财富和名誉,都来自皇帝,而不是朝廷。

  其次,事实上已经没有真正的反对liliang。

  满族的贵族shili已经遭受过大清洗,有实力有地位的几乎全被杀光了,剩下的都只是一些吓破胆的。旧的王公贵族已经无人敢反对。

  八旗兵已经被解除了编制,八旗子弟同时被剥夺了一切特权,土地也已经充公,满族的统治基础已经被彻底瓦解了。八旗子弟已经无力反对。

  保守顽固的左派知识分子们,在之前废科举,工业化,剪辫子等过程中,能抗争的早抗争了,该镇压的早镇压了,其他的都已经心灰意冷,一声长叹,"桃花扇底送前朝",剩下的只有诗酒自娱,无限唏嘘了。而那些右派知识分子们,对改掉清朝国号早就巴不得了。所以知识分子无需反对。

  zuihou,在人民的思维里,从剪掉辫子的那一天开始,不管他们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事实上对改掉国号已经有了思想准备。

  正是经过仔细的衡量,丁云桐才敢放心大胆的跨出这一步。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