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一系列措施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鱼雷,炸弹等等统统归它管了。

  政府的举动使地方士绅,民间资本有了投资的热情,商务部甚至出面协助聘请外国技师以及经营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便获利可观,比如轮船招商局,由于运输成本低廉,甚至挤垮了美资的旗昌轮船公司,与英资的太古、怡和洋行激烈竞争,这更加刺激了后来者参与投资。

  在接下来的几年,全国相继建立开平矿物厂,兰州织呢厂,上海机器织布厂,湖北织布厂等等。

  直隶开平,江苏利目驿,安徽池州,江西萍乡相继开办了煤矿公司,黑龙江漠河甚至开挖金矿。

  这一切,都在丁云桐的预料当中,只要政策合适,有利可图,人民自然会跟着走。

  此刻他在东暖阁踱步,工矿企业开始建立,交通问题便会凸显出来,铁路的修建,已经迫在眉睫,丁云桐jihua首先要修两条大动脉,从北京至广州,上海至武汉,在郑州交汇,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几乎算是天文数字。

  另外帮助企业周转资金,发放一些贷款,加快发展速度也很重要,这也需要钱。

  但刚刚成立的华夏银行,只有自己放进去的两百三十万两白银,郑观应,徐润等人也商议过几次,但也拿不出办法来。

  丁云桐也知道这不能急,虽然他已经下旨,让东南各省财政,每年从厘金中拿出十万两,上交华夏银行。这样一年能有一百多万两,但短时间也帮不上大忙。

  裁撤绿营明年能完成就不错了,没钱让丁云桐觉得处处捉襟见肘,缚手缚脚。他现在做的只是制定政策,安排些人事,无法做一些重大举措。心里不禁暗叹一声:一分钱憋死英雄汉啊。自己对历史再熟悉,没钱也没辙啊。

  这时,太监禀报,李鸿章已经奉旨前来。

  李鸿章此时正在殿门口等候,这些日子,他处在一种莫名的兴奋当中,以前他一直为如何说服朝廷办洋务,排除保守派的干扰而感到头痛。

  如今他突然发现在新皇帝面前,自己反而成了一个保守派,小皇上的思想颇为前卫,很多观念连自己都有些跟不上。而且皇上虽然年幼,却颇懂权谋手腕,对那些保守派,也不争不吵,只是悄悄的,用各种理由将人撤换掉,确实是天纵英明啊。

  其实丁云桐也是无奈,他曾读过历史上第一任驻德公使刘锡鸿的传记,这刘锡鸿也是位名儒。但以丁云桐的思维来看,却完全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这本传记很大程度上,让丁云桐下决心坚持三不原则,不搞公开的变法维新,不与守旧派做任何辩论,不向大臣们解释任何新政。

  历史上,刘锡鸿在担任驻英副使期间,亲眼看见英国“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应之事”。看到英国监狱“壁净阶明,尘垢俱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