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20章 算法的威力(修改)_重生从1998开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叫QQ?又或者换成YY、陌陌?萧俊逸想了许久,可能还是前世QQ这个名字太过根深蒂固了,换了好几个名字都没有这个上口,干脆就还是叫QQ吧。小马哥的OICQ改成这个名字也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了,应该不会撞车。

  ……

  终于,在卖身给红帽快一个月之后,X-zip终于发力了,红帽公司为X-zip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部,宣布红帽公司已经和X-zip的作者达成了收购协议,没有提具体的收购金额,同时将聘请萧俊逸为该项目部的名誉顾问。当然这期间,萧俊逸和这个项目部也有数次的邮件沟通。

  项目部成立的同时,立即发布了新版的windows版本的软件,还推出了linux的版本,同时萧俊逸的那篇被《计算机学报》忽略的关于LZ98算法的文章,经过项目部的修改之后,登上了美国权威的《美国计算机学会通讯》,论文的第一作者还是萧俊逸。

  也是从此时开始,萧俊逸终于在行业内部有了一定声望,更多的人通过论文最后那几句关于作者简单的介绍,知道了发明X-zip的作者只是来自华夏的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人们在惊叹的同时,也无不感慨萧俊逸会是下一个陶哲轩吗?

  消息传回了国内,萧俊逸代替了XIAO,成了大家讨论的热点,无数的人都在好奇这个从没在公众面前亮相的萧俊逸究竟是何方神圣?各家大学的负责人都在查找自己学校里有没有叫萧俊逸的学生,因为按年龄来看,此时的萧俊逸应该还是一个大学生。

  当然这些讨论还仅限在业内,对于普通的网民们来说,远没有上次X-zip刚发布时热闹。

  身在羊城的丁三石也关注到了这个新闻,他也在诧异,他原本以为这个萧俊逸应该是某个大学的教授,没想到只有不到20岁。不过让他不能理解的是,记得当时查看邮件的时候,看到萧俊逸给《计算机学报》投过稿的啊,为什么没有刊登,反而是登上了《美国计算机学会通讯》。

  于是拿起电话,打给了一位曾经在电子科大现在调到清华的老师,他的这位老师叫章永言,是清华计算机系的一位博士生导师,丁三石知道他是《计算机学报》的审稿人。在电话里,丁三石跟章教授说了此事,章教授在意外的同时,也肯定和丁三石说自己从来没有审过关于LZ98算法的论文。

  挂了电话的章永言,拿起公文包就往《计算机学报》赶。其实在X-zip刚出现的时候,他就用过了,和所有人一样都很惊讶于他的压缩率,按理说这款软件既然是开源的,那么算法也应该是公开的,只是一直没有看到有关算法的文章。

  到了杂志编辑部,找到主编说了此事,主编也很意外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