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宦官、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田令孜的赏识,官至枢密承旨、内府令,天子赐服绯,恩宠有加。到了中和年间,他被派驻幽州,出任卢龙军监军使,成为一方大员。

  可这个时候的藩镇已经不比宣宗朝的藩镇了,历经懿宗、僖宗两位荒唐天子,又经逢黄巢乱兵,朝廷的威严早已丢失殆尽,各地藩镇对朝廷的敕令早已不屑一顾,于是,想做一番事业的张居翰处境艰难。

  张居翰在卢龙军任监军使十多年间,先后经历了李可举、李全忠、李匡威、李匡筹、刘仁恭等五位节度使当政,遭遇李全忠叛乱、李匡筹叛乱、刘仁恭叛乱三次卢龙高层的兵变更迭,早已学会了明哲保身的缩头鸟处世方法,如其他各镇监军们一样,战战兢兢的生活在各大藩帅的阴影之下,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尤其到了刘仁恭为帅的这几年,事这位大头军出身的大帅更加谨慎恭敬,张居翰终于算是得到了这位节帅的认可,不用再为小命发愁。当天子日益窘迫的时候,他甚至得到了刘仁恭“强行留任”的庇护,得以远离长安那个权力斗争的漩涡。

  当然,能够得到刘仁恭的认可,全赖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候甚至两眼全闭的处政方式,他谨守两个凡是,即凡是刘仁恭不让他知道的,他装作不知道,凡是刘仁恭想让他知道的,他一定说“好”。比如去年南征魏博之际,大帅刘仁恭暂时性的遗忘了他,他也同时遗忘了自己的监军使命,没有向朝廷发出一个字的文告,又比如这次抵御宣武军的进犯,今天在面对大帅“向朝廷发文,申求大义”的要求时,他满口应“好”。

  张居翰回到监军使院,用罢餐饭,来到书房,略略思忖之后,提笔开始写奏折。

  张居翰知道这封奏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奏折发到长安后,就算天子想管,朝廷也完全不可能有那个实力去过问,更何况天子境况窘迫,朝政几乎停顿,枢密使宋道弼等中官和宰相崔胤为首的朝官正在激烈争权,可以预计的是,这封奏疏上去之后必将尘封而无人过问。

  但在张居翰心里,这份奏疏是写给刘仁恭看的,是以他的用语和词句都要符合刘大帅的想法,既要怒斥宣武军无故北犯、趁人之危的不义,又要宣扬卢龙军不惧入寇、坚决抵抗的决心,着实花了一番心血。写罢之后,张居翰又仔细看了一遍,提笔圈改了几处不妥的文句,重新誊抄,盖上监军使大印。

  张居翰召来养子张茂安,道:“你去跑一趟,将这份奏疏递交节度府,请大帅过目。”

  张茂安接了奏疏,正要转身,就听张居翰问:“怎么一头大汗?快去洗洗,这番样子如何见人?”

  张茂安笑道:“是,儿子适才正与平州军李宣节请教战阵杀伐的招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