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章 西京变(九)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句,将军士们收拢,又分派了两队士兵继续围困大将军府,才算是暂时了结。

  高尧智心急火燎,也顾不得其余,拉着高明安便直奔“左领军卫大将军府”,找兄长高尧仁商议去了。

  高明博进得大将军府,却见自己的父亲高尧义和数十名亲眷家人都在堂外等候,他望着这个从小便只知喝斥自己,责罚自己的父亲,看见他两鬓起的白发,看着他凝视自己的复杂眼神,忽然间觉得过去的记恨都消散得无影无踪,暗自叹了口气,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俯身叩拜:“大人,儿子回来了。”

  高尧义点了点头,想说些什么,却不知该从何说起,只是抢上前去亲手将高明博搀起,缓缓道:“九郎回来了,好啊。不愧是高某的好儿郎,历练得出息了。”

  高尧义适才一直透过门缝向外观瞧,将自家儿子在数百军士面前昂首直斥的话语听在耳里,将他挺身直闯军阵的英姿看在眼中,不禁心中激荡,想起之前对这个庶子的鄙薄和苛待,又不由有些惭愧,此刻五内杂陈,越看儿子越是感慨。

  高明博又向高杨氏叩拜:“大母,儿子给大母问安。”

  高杨氏连忙矮身虚扶,口中道:“九郎不须多礼,快去见过你娘亲。”她是渤海国豪门杨氏之女,嫁过来后骄横跋扈惯了,之前没少苛待过高明博母子,没想到这个以前看不起的九郎如今竟然成了大唐使者,她一时之间也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对待。

  渤海国豪门大户也有念书极好的,常常参加大唐科举,但能中举者都是凤毛麟角,基本上中举之后都留在大唐为官,很少有愿意回来的。当然,也有少数眷恋故土之人愿意回来,回来后都会拥有远大的前程,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现任渤海国文籍院少监的裴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无论如何,能够得到大唐官身,而且还能以大唐使者名义还乡的,高明博可以说是渤海国二百年来的头一份!

  高明博早已在人群中看见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崔氏,崔氏在高家地位不高,本为高尧义侍妾之一,若非生了高明博这个儿子,恐怕这个侍妾的身份连高杨氏的大丫头都不如。高明博自小跟在母亲身边,深深明白母亲含辛茹苦养育自己有多么艰难,此刻见了面,眼中泪水再也忍不住了,伏倒在崔氏脚下,哽咽道:“母亲,儿回来了,儿现在是大唐的官身了,母亲今后不用再受苦了!”

  崔氏话都说不出来,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潸然而下,只是抱着高明博放声痛哭。自从燕郡和怀远军城相继落入契丹之手后,渤海国内便断了营州的消息,崔氏这一年来担惊受怕,也不知梦中哭醒了多少回,此刻乍然见到儿子完好无损的跪在自己面前,哪管他担任了什么官职,发了什么大财,只是不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