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 幽州留后(二十一)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契丹涅剌部、室韦山北部和乌丸部再次动员部众,拼凑出两千人,授予怀约联军暂编骑兵第三营和暂编骑兵第四营的番号,以撒兰娜和乞活买为指挥使,赶赴柳城接受整训,一应缺额自饶乐山下的契丹降俘营中征调。

  同时,李诚中下令,柳城、燕郡、锦县、辽城、建安等五个预备营开赴柳城,连同驻守榆关的元行钦所部以及南下的两个临时组编的怀约联军新编骑兵营,统归周坎训练和节制,并给予元行钦在平州再次募兵的权力,要求他将所部扩充至千人。

  这一段时间,周坎一直在白狼山军校、榆关和柳城以南的新兵训练营来回奔波,号称“三过柳城而不入”。

  整个柳城和燕郡的军工作坊全力开动起来,满负荷生产军甲兵刃和冬季作训常服,这个秋天自辽南大地上所产的粮食也一车车发往柳城,囤入府库。就连渤海国和新罗、熊津州等地也接到了李诚中的命令,军饷和物资飞速发往柳城储备起来。

  战争机器已经高速发动,就等李诚中回师的那一刻。

  夜晚,繁星满空,李诚中立于东山之上,俯视西辽泽。

  西辽泽并不大,东山也不高,由东山俯视西辽泽可一览无遗。东山是西辽泽北的一座矮山,也是西辽泽北向出口的门户,因其最高处位于山峦东部,故称东山。山高不过十余丈,连绵不到半里,却在西辽泽这片矮丘间呈鹤立鸡群之势。对于这样一处战略高地,契丹残军曾经死守了半个多月,直到今天下午才被攻克。

  三天前的一场大雪早已将天地覆盖成白色,虽然天寒地冻,却也使得夜晚的西辽泽处于较高的可视度内。也正是得益于这样一场大雪,严重缺乏补给的契丹人才在东山争夺战中败北,数百名契丹士兵被营州军全歼于此。东山失手之后,西辽泽内的契丹部众可谓大势已去。

  在此起彼伏的丘陵之间,依稀可见一处处契丹营地,成片的皮帐在夜风中瑟瑟发抖,说不出的凄凉。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只要依据契丹人扎营的形状,便可大略推测出西辽泽内的地势了:哪些是可以行走的通道,哪处是隐藏在雪下的沼泽,基本上一清二楚。

  虞侯司的一众参谋们正在山顶上抓紧时间绘制西辽泽内的地形图,他们时而小声向契丹向导征询意见,时而三三两两对着泽内指指点点,时而埋头挥毫,一张张用奚车改造而成的简易行军桌上点满了油灯。

  李诚中独自立身于山顶最高处,身后五六步外站立着一大群军将,虽然没有严格的区分过各自的站立序位,但这群军将却很自觉的依照各自官职依序排列了好几排。除了教化司考功处的虞侯外,也许很少有人能够清晰明了的将数十名军将按次序排好位置,但其实并不用专人来排序,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