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0章 范阳之春(七)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到的答案让李诚中暗自窃喜。

  冯道等人认为两者之间或许会有矛盾,但问题不大,他们同样隐晦的表示,只要李诚中接下来继续有所作为,那么一切就会顺理成章,等到顺理成章之后,军队效忠国家就是效忠李诚中,这一理论的剽悍程度不需要解释。

  李诚中是这支军队的缔造者,是这一军事体制的创建者,他现在毫无疑问的可以有效的控制军队,军队(包括最基层士兵)的效忠对象就是他——没有第二个人。现在的问题在于,开始在全军之中推行“忠君爱国”,那么军队必然会产生疑问:我们效忠燕王,还是效忠今上?

  好吧,李诚中又要暗自窃喜了,一旦军队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必然会受先入为主的观点所影响:我们已经习惯了效忠燕王,既然其中有矛盾,而且看上去想要解决这一矛盾并不困难,那么是不是干脆将矛盾消除呢?

  当然,现在还不是解决这一小矛盾的时候,按照当前天下的形势,卢龙一镇想要立刻这么搞,无异于充当靶子、吸引火力,恐怕梁王睡梦中都要笑醒。所以李诚中还需要时间。卢龙向天下各镇抛出来的军政、训政和宪政的过渡策略,虽然表面上安上了李诚中穿越而来的后世帽子,但实质上是冯道、韩延徽、刘审交等人提出来的办法,其目的既不在所谓军政、训政上,更不是要建立什么狗屁宪政,这一策略和理论的目标,只是为了争取缓冲和时间。

  卢龙需要太子在手,燕王需要宗室名义,仅此而已。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当这一套太过超前的理论提出来后,河东、凤翔、吴越等藩镇应者寥寥,不过卢龙也并不着急。

  如今已是天祐元年的初春,卢龙军倡议的“虞侯联席本部”仍然不见踪影,各藩镇仍然在为“虞侯联席本部”中自己所占名额的多少扯皮捣蛋,尤其是为“都虞候”由谁担任而争吵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卢龙便将注意力转向了范阳军校,“虞侯联席本部”悄然搁浅。

  军事参谋总署对范阳军校的重视不止在于教学问题,对于军官、尤其是对来自外镇的十七名军将,总署各司局高层始终予以密切关注。当范阳军校的课程走上正轨后,军事参谋总署专门召开了一个高层碰头会议。

  “值得关注的是李存勖、李嗣业、李继唁和颉木里四个人。先说说李存勖,这也是殿下要求咱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他的求学意志最坚,对幽州的生活融入也最高,按照景进的说法,这位亚子将军已经到了离开幽州便四顾茫然的地步,这说明统战处的前期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调查统计局观察使高明博道。

  韩延徽一直主持“统战”工作,对高明博的夸奖表示感谢,他笑着说,为了这位亚子将军,统战处今年的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