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2章 转折(七)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声势相当敬畏,他也是李振此行需要拉拢的重点对象。

  另外见过的还有节度判官冯涓,但李振和他没有打过交道。冯涓是王建帐下重臣,但年岁已老,上次李振出使成都的时候,冯涓患病在身,故此李振只是登门看望过一次,不曾交谈。

  至于其余两人,李振没有见过,因此,他与唐道袭和王宗佶点头致意之后,又向冯涓简单问候了一声,便在杜光庭的指引下,入座客席。

  唐道袭在席间为李振引见其余两人,李振得知后连忙起身,向二人躬身施礼,原来此二人一个是韦庄,一个是张格,都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这两人近两年才为避战乱而投奔西川,韦庄被征辟为节度府掌书记,张格则出任益州别驾。

  僖宗之后的二十年间,如杜光庭之流的大唐名士为避战乱,纷纷躲入蜀中,也令成都府成为这个时代天下有名的文词圣地。看着堂上众人,李振不禁为之感叹。杜光庭、冯涓、韦庄、张格名满天下,无一不是一时俊杰,此刻却聚聚一堂,光是今日赴宴的阵容,便足可留传纪念了。

  说实话,李振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点被唬住了,不过酒宴大开之后,他还是很快平静下来。

  酒过三巡,菜过无味,节度判官冯涓颤微着长须问道:“李观察此来蜀中,不知所为何事啊?”

  李振呵呵一笑:“为山南而来。”

  话一出口,举座默然,蜀王自顾自吃喝,冯涓则微笑捋须,其余人俱都不语,只唐道袭冲李振频使眼色,示意他莫要乱说话。

  李振却不理会,直接盯着蜀王道:“殿下,某此行成都,是想问问殿下,西川和宣武的盟约,是否还作数?”

  蜀王吃喝不下去了,只得干咳一声,道:“这个……咳……自然作数。”

  李振追问道:“然则西川兵进房州之事,却又何解?”

  蜀王略显尴尬,转头望向王宗佶,王宗佶对此事本身便不赞同,对蜀王的目光视若无睹;蜀王又看向唐道袭,希望唐道袭能帮忙圆场。

  唐道袭连忙道:“李观察误会了,西川与宣武素来盟好,宣武有难,西川自然要鼎力相助。赵氏小儿骤起发难,威胁河南,故此某家殿下不敢坐视,以大军东入山南,这才遏制住赵氏小儿的兵锋。”

  李振又问:“房州乃宣武辖地,既然西川是为遏阻荆南,然则为何进入房州?”

  唐道袭回答:“荆南兵北上襄州,有指顾房、均之意,故此某等不得不北上,并非欲所图求,实乃守望相助,李观察切不可多想。”

  李振脸上的冷意倏然逝去,故作醒悟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却是某误会了……”

  蜀王在上座中一拍大腿:“正是误会!李观察切莫多虑,也向梁王多多进言,西川和宣武永结同好,无需疑虑,孤不是背信弃义之人!”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