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 仁恕之道(七)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崎岖的山路进行武装越野,所谓武装越野,即士兵们奔跑的时候需要各持兵刃,其中以赵大所率后勤队负担最重。途中趟过溪流上的独木桥——真正意义上的“独木”桥,以及断石桥——溪水中的一块块石头,经历大约六到七次上坡和下坡,跨越三处残木障碍……整个过程耗费半个时辰,全长大约十里。

  越野之后稍作休息,开始一天的早餐。早餐由百姓负责烹制,士兵们要整队统一用餐,用餐前高唱军歌小调,唱到腹中空空如也的时候才能吃到饭。军歌主要由李诚中创作——其实就是赤裸裸的剽窃,包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结就是力量》、《游击队歌》、《我是一个兵》、《一二三四歌》、《保卫白狼山》等等,当然,其中的歌词进行了适当修改。

  用餐完毕后天色大亮,前营士兵们统一进行军姿和分列式训练,大概一个时辰。之后是各伙士兵的力量训练,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搬运圆木等。午间休息一个时辰,含午餐及午睡,当然,午餐前依然是大唱军歌。

  午后开展技巧训练,各伙士兵按照所使用的兵刃分开进行。比如刀盾兵在周砍刀的带领下训练,弓手的教官则为解里、孟徐兴和焦成桥,枪兵的教官是张兴重,解里还要同时指导骑兵斥候的骑射训练。

  各伙训练结束后,还有半个时辰的全军合练,主要练习行军中的队列,摆开阵仗之后各兵种的相互配合、攻击和防守的顺序。有时候这种全军合练也改为单兵器全军演练,比如全体士兵的弓箭练习、刀盾近战练习、木枪练习和骑马练习。按照李诚中的要求,前营士兵必须在保证“一专”的情况下,尽量实现“多能”。因为战场上是千变万化的,经常会出现要求刀盾手舍弃刀盾改用弓箭,或者弓手舍弃弓箭改排枪阵的情况。

  接着又到了晚饭时分,同样还是令人唱到想吐的餐前军歌,军歌之后用餐。晚餐之后留出半个时辰“整理内务”——洒扫各伙所住的窑洞、清洗衣物等。都头姜苗会挨个窑洞巡视,对各洞的内务整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

  被改造为课堂的最大窑洞里,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冯道首先进行半个时辰的基础文化课程教学,包括识字、为人处事的道理等。听冯道讲课的人非常多,除了军官外,还有很多百姓旁听。每到冯道开课,能够容纳五六十人的窑洞内都会挤进上百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全部站着听讲。

  之后是军事课程,由文化程度较高的都头姜苗和张兴重讲课,课程为各项军事规章制度,并回答军官们日常训练时提出的各类问题。参加人员为各伙伙长以上军官。每隔三天,课程则会改为“案例”教学。这些案例选取历史上著名的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