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五节 韩绛的刑律十六字真言_绛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人。

  钱浩。

  论辈份,这位虽然年轻,但却是钱歆瑶的长辈。因为是旁支又出了五福,所以也没算那么细,这次出行以韩绛长随的身份跟着。

  韩绛在王希吕面前讲述了这次全部的过程,以及最终的处理意见。

  说完后,韩绛转过头:“钱浩,这一切你在旁看着,我可有虚假,两位先生问话你尽管回答。”

  钱浩施礼上前。

  王希吕摆了摆手:“不问了,老夫信你。”

  王希吕也有学生在秀州,一些事情串在一起他还是能看清楚的。

  既然不问,那也要有一个态度。

  可王希吕说完之后便不再开口,只是安静的坐着。

  韩绛也不说话,同样那么呆坐着。

  王希吕与韩绛倒是坐的住,另两人一个座不住,一个站不住了。

  不是累,是急。

  辛弃疾空有一腔热血报国无门,韩侂胄在朝堂上恶名昭昭,辛弃疾不在乎,他只要一个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他要为大宋收复失地。

  此时,王希吕不表态,韩绛也不再开口邀请,他有点急。

  比这三人更急的是钱浩。

  虽然是旁支子弟,若非学识过人也不可能这次被挑中跟着韩绛出来。

  钱浩对这王希吕与辛弃疾也是相当的仰慕,他是真心希望这两位能出山的。

  足足一刻钟过去了,韩绛摸了摸手边的水杯,茶已经凉透。

  韩绛站了起来:“晚辈告辞。”

  钱浩想说什么韩绛却伸手一拦,示意钱浩不要说话。

  辛弃疾站了起来:“古有三顾茅庐,难道建安伯也要效仿?”

  韩绛微微一笑:“古有三顾茅庐,也有三请诸葛。鬼谋不死、卧龙不出。也别把诸葛村夫和满嘴仁义的刘大耳朵太当回事,其余……也就那样了。告辞。”

  韩绛这番话,钱浩的脸色极差。

  这等同于韩绛不会再回头,也不会再请这两位出山了。

  王希吕这时开口:“年轻……”

  没等他说下去韩绛已经起身离开,连听都没兴趣听了。

  “少,少君……”钱浩是真急了。

  韩绛这才停下脚步:“十日,十日内平江府。”这是韩绛给钱浩的一份面子。

  “太狂!”王希吕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就算他爹韩节夫在这里,也不敢如此落老夫的面子。”

  刚才韩绛在,辛弃疾有话没说出口。现在只有他们二人,辛弃疾直接就没给好听的:“仲行兄,还要什么面子。当年韩节夫年龄不过三十岁,武勋转文职才不到半年,在朝堂上并没有什么根基,却仅用半用就将你罢官为民。”

  王希吕给骂愣了。

  辛弃疾又说道:“韩绛他特意绕道来秀州,刚下船就来拜访你我。你出难题,他破解的如此精妙。秀州大仓案结束,又立即前来将所有细节当面告之你我,你还想怎么样。罢了,罢了。”

  辛弃疾骂完,看王希吕发呆没有反应,想再说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开口,眼见韩绛就要走远,辛弃疾一甩袖子追了出去。

  王希吕彻底懵圈了,他只是想再摆个架子,要的并不多。

  或是钱家一封书信让他有个面子,有个台阶下。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