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顺大总统李过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个枕戈待旦却还未受封受赏。来亨多少有一些战功我就不说了,李自敬从来没有跟着闯营打过仗,没有半点功勋,凭什么也被封为赵王?

  连曹操都是封了南阳王这样一个郡王,泰山也只是一个平阳公罢了!”

  田见秀很早就把女儿嫁给了张鼐,二人既是翁婿关系,亲密程度自然不是他人可比。所以张鼐这样说,众人也都觉得合于情理之中。

  张鼐的掌书记邵时昌点头称是,说:

  “我们对监国毫无意见,只是封李来亨为晋王、李自敬为赵王一事实在……实在有些寒了众将士们的心。”

  姜瓖一心只想着赶紧打回大同,他看着田见秀的脸色,干脆问道:“田公觉得如何?”

  田见秀垂下眼睑,他看着李过封给自己的那一连串勋爵官职:大顺平阳公,大柱国,提督中营权将军,燕晋经略使,河东道行军总理……脸色令人捉摸不透。

  按照礼政府尚书巩焴的规划,大顺朝官员的等级待遇将进一步向实际职务倾斜,散阶制继续淡化、简化,散官和勋官合并,仅仅作为一种荣衔。

  田见秀这串勋爵官职中,第一项平阳公是世爵,大顺世爵是降等承袭,继承人在原爵位基础上降一级继承,这样依封爵制度等级一级一级的降降等承袭世袭次数有限、而且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

  不过田见秀的平阳公是开国世爵,开国爵位可以三代罔替而不降等。

  第二项大柱国则是荣衔,巩焴把明朝的文武散官、勋官合并为文武荣衔,大柱国就是正一品的武官荣衔。荣衔皆用唐代名称,大柱国以下分别为上柱国、柱国、上领军、中领军、领军、上护军、中护军、护军等等……

  第三项提督中营权将军和第四项燕晋经略使才是田见秀的实职,提督中营权将军为武职,按照大顺制将军等同于总兵的类比,权将军则相当于提督,燕晋经略使为文职,则相当于总督。

  理论上文武分途,田见秀是不应该同时身兼权将军和燕晋经略使两个职务的。但如今是开国的非常时期,战情急如星火,有必要使得军政大权集于一人之身,好应对危急的战况。

  所以不止是田见秀,像李来亨和罗汝才,也都以权将军身份兼任了经略使。

  最后一项河东道行军总理,属于临时职务,职务权责有类于明朝的总理某省军务,官名则是巩尚书取材于唐代的某某道行军大总管。之所以将大总管改为总理,则是因为大总管这样的称呼在明朝已经被一般人看作类似管家的称谓,不似总理这般尊荣了。

  从这串官职来看,除了爵位一项,田见秀的平阳公的确是大大落后于李来亨的晋王以外,在荣衔和实职方面,虽然低于李过的北面诸道行军大总统,但其实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