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中的多数人连东虏的统治秩序,都能够百分百的接受。

  另外一些无意于仕途的明朝士绅群体,其中一部分同底层百姓有血仇的恶霸劣绅,已经遭到大顺政权的铁腕打击,大批大批地被肉体消灭。

  除此外声誉较好的良绅,在见证了顺朝“吏不敢舞文、民不敢犯禁”的整然行政之风后,多数人都能够接受新朝的新秩序。

  说来另一条世界线上多数人的抗清起义,虽然大多打出了复明旗号,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对明朝怀有特别感情,而更多是对东虏的统治怀有深切的憎恶。

  毕竟前有明末的农民军们,在反明抗暴的十余年战争后,又为了抗清才选择了复明的旗号。

  后则吴三桂的吴周政权,在放弃复明宗旨以后,仅仅依靠抗清口号,吴三桂作为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无底线屑人,竟然也同样获得大批汉族官绅的拥护和支持。

  明朝的招牌经过了二百多年行之有效的治理以后,到了明末时代,其实已遭到多数民众的抛弃。但东虏的残暴秩序,竟然使得这块腐烂的招牌重获新生,甚至连过去反明抗暴的农民起义军都被聚集到了这块招牌之下。

  李来亨正为欢迎李定国的入朝而忙于布置,他想到此处,就心生强烈的感慨之情。李定国为了抗清在另一个历史上选择了成为南明的支柱,而现在,他再没有这样的需求了。

  “朕希望,朕希望……”

  李来亨突然有些哽咽了起来,这让在一旁收拾奏疏的女官们感到有些惊诧和困惑。

  “朕希望天下英雄,今后能够同坐于一桌,杯酒相会,这十几年来的恩恩怨怨都该烟消云散了……”

  李来亨说的是这十几年来的恩恩怨怨,但他心中所想的却是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十五年、是夔东十三家的二十年、是郑成功父子的三十九年……

  在这近乎半个世纪的历史里,官绅们、义军们、海贼们、士人们……有贩夫走卒、屠户盗贼,也有书生将军、官员土司,那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地方、来自不同势力、来自不同派系的豪杰们,有的可以称为英雄,有的或许配不上英雄的赞誉……

  但他们只要能够为抗清贡献一份力量,便都能足称豪杰。

  李来亨很想邀请来所有的那些人,那些曾经互相攻杀、互扯后腿,也曾经飞兵救援、舍生取义的南明豪杰们,在西湖之畔选择一间长亭,摆好酒宴,与众人大饮一场,使一切的恩怨都淡漠在杯酒谈笑之间……

  “还是有很多人死去了……”

  李来亨有些哀愁,“但也有很多人活了下来。”

  李自成、刘宗敏、李过、牛金星、宋献策……这个世界依旧死去了很多人。

  但是也多活下了许多人。

  许都、张家玉、史可法、何腾蛟、李懋亨、米剌印、贺珍、刘芳亮、袁宗第……

  活着的人,将会看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李来亨在御书房桌上的粗茶一口饮尽,他到底还是更加习惯湖北的碎茶叶。

  “西宁公、南安公、延平公,三公都安顿好了吗?”

  李来亨好像也习惯了用京城来称呼开封,其实他内心中早就有了重修长安和北京的蓝图,只是即便修复二城以后,到底定都何处,李来亨自己也没有做好充足的打算。

  他内心中对于将来的治国理政规划,有着“十大工程”的方案。

  花五十年,甚至是子孙后代一百年的时间,来彻底整治黄河、淮河、海河三条河流,就是李来亨心目中“十大工程”的一部分。

  重修长安、北京二都,以及可能建造一座新的大顺首都,同样在“十大工程”的规划范围内。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