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运河_北宋穿越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的做法是,船从下游向上游前进时,把水槽上游闸门关好,下游闸门打开,等水槽里的水位和下游一致时,船开进水槽,关好下游水闸,上游底部闸门打开,水槽从底部灌水,等水槽水位和上游一致时,打开上游闸门,船开出水槽向上游前进。上游到下游则反之。如此反复(最多时,可有五级船闸之多)即可通过落差峰值一百多米的三峡大坝。

  您当时一定为如此天才的设计惊叹了吧。然而,方仲永同学要告诉您的是,利用阶梯船闸通行落差较大的水道的做法是“古已有之”。就说这眼下的扬州码头,就采用了二级船闸通行的办法,将运河的船只稳稳当当地送进长江水道。

  只是,时已初冬,水量锐减,不复滔滔江水涌入运河的盛景。但也正因为是初冬了,往来的商船、客船益发的多了起来。毕竟都想着能在年节前,或是赶回家中团聚,或是将贩运的货物卖个好价钱。当然其中最多的还是运送米粮、食盐、布帛的官船,或是扑卖下转运订单的勋贵的商船,如石家、高家。

  且夫北方缺粮,西北更缺,长安、洛阳、汴梁几座大都市的口粮、食盐等一应用品几乎全靠运河的漕运。运河之繁忙可想而知。

  以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都市汴梁为例,人口近二百万,这其中有几个是种庄稼的?如果仅靠城外的几亩沙地、几处庄园所出产的粮食,只怕喂鸡都不够。

  那么汴梁一年经运河所供应的粮食有多少呢?据史料所载,最高峰时约为八百万石(近十亿市斤)。当然,并非汴梁人个个都是大肚汉,自己吃用是用不了这么多的。还要经由朝中的官员调拨全国各地,特别是缺粮的边境地区以作军粮。

  由南方经运河向北输送的粮食、钱帛等巨额物资,不仅用来供养在汴京驻防的数十万军队,及支付中央**的行政费用,而且还有一部分运往河北、河东及陕西等路,以满足边防之需要。因为北宋与北方的辽和西夏两政权并存,边衅时起,而河北、河东、陕西三路正当其冲,所以北宋在这几个地方配置了重兵,而边地重兵所需粮饷又非当地赋税所能应付,宋廷不得不把一部分由运河北运的物资转往三路。

  不客气地说,如果把运河封闭截断,汴梁立刻就会陷入粮食供应紧缺的恐慌,边军也必然因缺粮而哗变。若是封闭时间稍长些,比如半年,则东京城将不攻自破,大宋必将分崩离析。

  运河于大宋而言,实乃国之命脉也。

  因此,自赵匡胤定鼎以来,历代宋皇对运河都是当命根子一样重视和爱护的。

  环绕汴梁的惠民水、汴河、五丈河、金水河,就像心脏的四条大动脉一样,将给养运送至汴梁,再由汴梁输送分配至全国各地。其中以运送南方物资的汴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