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三章 都统制_立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极力反对,这武夫掌了军权,那还了得?莫不是要重蹈唐末乱世的天下混战?你和沿江制置使司的贾似道,都是读书人中难得知兵事能打仗的人才,好好干,我和杜大人都向官家推荐你。”

  这话就很关键了,两位宰相保举的人,还会缺前程吗?这等于把王夔的名字,列入了后备干部的名单里,而且是非常靠前的位置,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王夔不喜不惊,泰然自若,很有大将风度的起身作揖,口中言谢,这样喜怒不形于色的态度又在两位老宰相心目中加了不少分。

  说完这边,杜范和范钟的眼神,终于飘向了坐在稍远处的长孙弘身上。

  长孙弘正在品味两人刚刚最后说的那几句话,觉得里面似乎另有所指。大宋以文抑武,文臣和武将之间微妙的关系本就难以厘清,双方明里暗里都有争斗,武将总是低人一等,但朝堂上说又说不过、争又争不赢,受尽了压制,杜范和范钟这番言论,是不是意味着有权重的武臣要倒霉了?

  那会是谁呢?

  长孙弘心里升腾起来几个名字,正在思索,猛然听到了杜范叫自己。

  “这位是大理的一字并肩王、长孙弘长孙鬼王吧?”他凝重着脸,叫出了长孙弘的名号:“你能以汉民身份,在西南边陲做出一番事业,难得可贵。”

  长孙弘心头跳了一下,杜范知道自己是一字并肩王的消息不意外,但能喊出自己鬼王的名号,却有些意外了。

  鬼王是三十六蛮部内部推举的,不是大理朝官,外面的人很少知道鬼王的存在,杜范一口就喊出来,其中蕴含的意味,并不是仅仅两个字那么简单。

  放在以往,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边边角角的小国向来不怎么在意,一直用上国的姿态交往,说话只对国君说,什么鬼王鬼王的,压根不过问。

  大理看来不是铁桶一块了。

  宋朝是如何渗透的?

  为什么要渗透?

  长孙弘的眉头皱了皱,恭声应道:“大人谬赞了,下官只是大宋的荣州团练使,大理的虚名,不过是因为以前做下了一些于大理国君有益的小事而得来的,实在不足挂齿。”

  “不,一点也不夸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