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今夜你在阑珊处倾城(求月票!)_回档少年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亦寒吃完米饭,忍不住打嗝。

  抬头的时候,她发现张云起正怔怔地看着她,不知道为什么,俏美的小脸有些发红。

  好不好意思的。

  她声音也小小的:“你为什么这么看着我?”

  张云起收回神思,笑了笑:“没什么,就是觉得很好。”

  赵亦寒扬起小脑袋:“我很好?”

  张云起道:“你嘴巴下面有一粒米饭。”

  赵亦寒气晕。

  她伸手扒拉掉米饭:“你能不能不要每次说话只说一半?”

  张云起笑道:“有些东西只是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嘛。不过有个事我挺好奇的,你不是说你是成都人吗?怎么会在江川参加的高考?”

  赵亦寒说道:“江川是我户籍地咯。”

  张云起点头,他理解了。

  赵亦寒大概是一个没有什么城府和很深心思的女孩,又巴拉巴拉竹筒倒水一下子把她全部的身世告诉了张云起。

  赵亦寒爸爸是四川成都人,妈妈是湘南江川人,她在江川市出生,跟着妈妈落了户口籍贯,在江川市念了两年小学,后来,她的爸爸妈妈回了成都发展,经营小本生意,她就跟着去了成都,生活了十来年,只是这时候高考不允许异地,必须回户口籍贯地参加高考,所以她不得不回江川参加考试,特别麻烦。

  其实在90年代之前,赵亦寒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原因很简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房地产行业没还有发展起来,人口迁移程度比较低。

  一直到90年代中期后,在财税改革的倒逼下,土地财政诞生,大规模基础建设开启推动城镇化加速,加之制造业高速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城和奔赴沿海一带打工,大量子女们迁徙就学,中高考户籍制的矛盾才真正凸显出来。

  在中高考户籍制度下,异地就学的农民工子弟不能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会导致大量的留守儿童出现,并且影响城镇化发展和人口红利的充分利用;但是如果出台异地中高考政策,又会侵占当地人的教育资源,同时加剧农村空心化现象。

  世事难两全。

  政策从来如此。这无关个人利益,只是总有人要牺牲。

  张云起招手叫女服务过来买单。

  赵亦寒可能是吃饱了,开心了,忘记自己的脚伤,直接起身想往外走,只是左脚一发力就疼的她嘴里“唉哟唉哟”了起来。

  张云起表示很无语。

  他不得不过去扶着这个冒失的小姑娘。

  赵亦寒这种脚踝肿胀的伤,主要还是身子骨柔弱,军训训练的时候,足踝部又长时间反复负重,导致足底及踝关节周围韧带特别容易过度疲劳,引起组织微小损伤,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损伤程度会逐渐加重,上楼梯时崴到脚,只是最后引爆火药桶的那一下。

  以前张云起骑摩托车摔到过,脚踝肿的跟大肘子一样,走一

  请收藏:https://m.pysw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